大家好,世界上被称为“警察”的国家只有两个。一个是如今强大的美国,被称为“世界警察”;另一个是北方的大国俄罗斯。长期以来,俄罗斯及其前身沙俄帝国和苏联,一直梦想在全球建立自己的统治秩序。为此,经过几百年的不断扩张,俄罗斯成了一个面积达数千万平方公里的大帝国。
经过俄乌冲突,现在的俄罗斯实力大减,失去了很多以前的势力范围。有人感叹,俄罗斯像是一个命运坎坷的人,没有美国那样的好运,却染上了美国的一些问题。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沙皇俄国早就展现了想要统治全世界的野心。
在伊凡四世的时期,俄国已经吞并了金帐汗国留下的几个小国,领土迅速扩大。之后,俄国又派出了哥萨克队伍翻过了乌拉尔山脉,向东扩张,最终占领了肥沃广大的西伯利亚地区。
尽管俄国早已有北冰洋和太平洋的港口,但由于这些地方偏远且寒冷,俄国仍迫切希望在大西洋方向拥有港口。通过长期的扩张行动,俄国在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大帝的统治下,终于实现了这一目标。俄国从瑞典那里得到了波罗的海的港口,又从土耳其手中获得了黑海的港口。
在19世纪的前半段,俄罗斯帝国因为打败拿破仑而声名大噪,成了欧洲的“警察”,四处插手他国内政。面对俄国的武力威胁,波兰的反抗被无情镇压。到了1848年,欧洲爆发了一系列革命,俄国趁机出兵,平定了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的起义,并派出了20万大军扑灭了匈牙利的自由斗争,成为了当时欧洲最大的反动势力。
关于俄罗斯的雄心壮志,我们可以在彼得大帝的遗嘱中找到线索。由于内容丰富,这里只摘录部分内容让大家有个大概的了解。
我,彼得一世,俄罗斯的皇帝与君主,向所有未来的俄罗斯王位和政府的继承者宣告:俄罗斯人民肩负着在未来成为欧洲主导民族的重任,将永远在神的光辉指引下,得到神的庇护和支持。
我认为,俄罗斯对东西方各国的行动,是天意的一种循环……为此,我留下这些话:
首先,要让俄国长期处于备战状态,确保士兵时刻准备战斗。选择最佳时机发起攻击,通过战争争取和平,通过和平准备下一次战争,从而实现俄国的利益增长、领土扩张和持续繁荣……
第四点,计划是分割波兰,扶持亲俄势力并给予保护,以此作为俄军进驻的理由,一直等到完全控制的那一天。如果周边国家提出异议,可以通过分割波兰来暂时平息它们的不满……
第五,我们要尽可能多地控制瑞典的土地……
第八,我们要让国家的版图向北延伸到波罗的海地区,向南扩展到黑海沿岸。
第九,争取靠近君士坦丁堡和印度,谁控制了那里,谁就能成为真正的世界领袖……
第十三,完成对瑞典、波斯、波兰和土耳其的征服之后,我们应该秘密地依次与凡尔塞宫和维也纳朝廷商谈,提议共同瓜分全球。鉴于只要激起它们的野心和民族自豪感,它们几乎肯定会同意,我们可以利用其中一方来对付另一方。最终,消灭剩下的那个政权。由于俄国已经控制了东欧的大部分地区,此时发起冲突几乎没有风险。
第十四,如果两个大国都不接受俄国的提议,我们应该学会怎样让它们彼此争斗,使它们的力量削弱。随后,俄国需要把握关键时刻,派遣军队进入日耳曼。同时,派出两支规模不小的舰队,装载亚洲的部队,一支从亚速海出发,另一支从阿尔汉格尔斯克出发。一边进攻法国,另一边进攻日耳曼。一旦这两个国家被击败,欧洲其他地方就会容易被控制。这样,我们就能够统治整个欧洲,也应该能够做到这一点。
彼得大帝留下的遗嘱中,展现了他为俄罗斯后代制定的长远目标,那就是在欧洲称霸,这种野心确实不小。
第二章
彼得大帝之后的皇帝也很好地继承了他的想法。1864年11月21日,俄国外交大臣戈尔恰科夫向各国发送了一份关于中亚问题的著名照会。
为了守护新获得的土地,我们需要继续扩张到更远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不知道该在何处停止。
意思是,要保护俄罗斯南部的安全,就得控制哈萨克;要确保哈萨克的安全,就得拿下浩罕和布哈拉;为了浩罕和布哈拉的安全,就得占领希瓦,接着目标就会转向土库曼、阿富汗、伊朗、印度……最终目标是整个世界。
列宁曾经说过,沙俄帝国的心思很简单:尽管它的侵略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它想要统治全世界的目标始终不变。
苏联接替沙俄后,其野心并未减少,依然庞大。
在20世纪的后半段,苏联因为二战的胜利,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超级大国。在苏联的影响范围内,实行有限主权的政策,干涉其他成员国的内部事务,并对不听指挥的邻国进行军事威胁,其行为就像一个世界警察一样。
在20世纪,苏联积极推广自己的革命思想和政治理念,影响了许多国家。1956年,苏联在东欧国家内部事务中采取了强硬措施,导致波兰和匈牙利相继发生了动荡。1968年,苏联军队更是直接介入捷克斯洛伐克,阻止了那里的改革尝试,也就是所谓的布拉格之春。
此外,苏联还通过提供军事训练和经济支持等方式,在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地区、拉丁美洲以及非洲东部等地扩大影响力。在苏联实力最强的六七十年代,它的扩张行动非常强势,甚至让美国都不得不退避三分。
1961年,苏联在北冰洋的新地岛引爆了一枚威力巨大的炸弹,这枚炸弹的爆炸威力达到了5000万吨,这件事显示了苏联想要称霸全球的野心。
1979年,苏联军队进入阿富汗,目的是想控制通往印度洋的通道。如果苏联成功实现这个目标,波斯湾的石油贸易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整个世界的局势都将因此发生变化。
1981年,苏联举行了震惊西方的“西方-81”军事演习。这次演习出动了约13万名士兵,以及1500辆坦克、两千多辆装甲车和步兵战车。演习中,苏军首先使用核武器和空中轰炸打开局面,随后坦克部队迅速推进,最后由后续部队配合,向法国、比利时和荷兰的方向扩大战果。
根据计划,苏联军队有望在八天内抵达英吉利海峡。可能在美军增援部队还在途中时,西欧的战斗就已经结束,这给西方国家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03三
沙俄帝国和苏联之所以有那么大的野心,是因为它们的实力很强。但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实力大大减弱了。现在的领导人仍然希望通过各种方法来重建俄罗斯帝国,他们能做到吗?
在2000年,新领导上台了,他对叶利钦充满信心地说:给我20年时间,我会让俄罗斯变得更强大。他说到做到,一方面打击内部的权贵,平定了车臣的叛乱,另一方面对外采取强硬措施,比如在叙利亚和格鲁吉亚使用军事力量,2014年还合并了克里米亚,这让俄罗斯看起来像是一个新兴的大国。
尽管俄罗斯看起来很强盛,其实暗藏不少问题。表面上,俄罗斯显得很强大,但它的经济规模和我国的广东省差不多。经济结构也很单一,主要靠卖能源,国内腐败很严重,政府做事效率低。不知不觉中,俄罗斯已经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拉开了很大差距。
但大帝看不到这些,执意于2022年2月24日发动了俄乌战争。由于俄军表现太差,昔日的全球第二军事大国,居然被乌克兰拖了1小时22分钟又三年多。俄罗斯在乌东战场陷入了困境,无法兼顾其他地区的利益,导致俄罗斯的地缘危机加剧。
芬兰和瑞典迅速加入了北约,使得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的边界翻了一番,俄罗斯的北部地区陷入了困境。黑海舰队的力量大减,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与俄罗斯的关系逐渐疏远,中亚各国的脱离俄罗斯倾向越来越明显,没想到这反而让俄罗斯的老对手土耳其在这一区域影响力增强。
这段时间,由于俄罗斯分心无力,它的老朋友叙利亚也变了样,伊朗也遭受打击,俄罗斯在中东的影响力大幅减弱。
更重要的是,俄乌冲突唤醒了德国这个军事大国。当德国军队再次行动起来的时候,普京二十多年的努力似乎都白费了。
结束的话
回想俄乌战争刚开始时,有人骄傲地说,当年彼得大帝从瑞典人那里夺来了圣彼得堡,欧洲人当时反对,但几百年过去,大家都承认那是俄罗斯的土地了。
大帝还说过,俄罗斯的边境是无边无际的。如果有人敢挡他的路,他就说“没有了俄罗斯,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意义?”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他的目标不能实现,他宁可让世界一起毁灭。
这说明了俄罗斯现在的野心,和沙俄、苏联差不多。好在它没有沙俄和苏联那么强大的实力。它有很多想法,但由于实力不足,很多都实现不了。
就是说,俄罗斯没有美国的命,却得了美国的病。俄罗斯要想从危机中走出来,首先得治好自己的病。亲爱的朋友们,你们怎么看呢?
图片来自网络,文字内容来源于凭阑听史,欢迎大家点赞、分享,也别忘了关注和留言哦。
按天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