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国际舆论炸锅了!一句"把加里宁格勒从地图上抹去"的狂言,把世界一下子推到了核战争的边缘。7月16日,一名北约高级军官在欧洲陆军大会上的这番话,直接惹怒了俄罗斯这头北极熊。俄方二话不说,立马亮出了核家底,摆出要和北约死磕到底的架势。国际社会人心惶惶,不少人在网上发问:难道第三次世界大战真要来了?
事情是这样的。7月16日,美国陆军协会在欧洲举办的军事大会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级军官放了个大招,声称北约有能力把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从地图上彻底抹掉。这话一出口,立马点燃了俄罗斯的怒火。
第二天,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斯卢茨基直接撂狠话,警告说对加里宁格勒的任何攻击都会让俄罗斯使出"包括核武器在内的所有手段"来反击。他还指责北约这是在"策划第三次世界大战"。同一天,俄罗斯外交部把日本驻俄大使叫过去训了一顿,抗议日本参与美军在太平洋的军演。
其实这事有迹可循。今年3月,美国国防部签了份绝密文件《全球威胁评估》,把中国台海问题列为头号威胁,而对俄罗斯则采取了所谓的"欧洲负责制",意思是让北约成员国自己去应对俄罗斯。今年2月美俄在利雅得见面时就谈崩了,双方在乌克兰问题上各执己见——俄罗斯要求承认现有占领区,美国则坚持要恢复战前边界。
说到底,加里宁格勒对俄罗斯太重要了,这是俄罗斯在波罗的海的一块飞地,如果被北约控制,俄罗斯西部就完全暴露在北约的枪口下了。
俄罗斯的核家底到底有多吓人?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今年7月公布的数据,俄罗斯现有约6000枚核弹头,比美国的5200枚多得多。其中1550枚是战略核弹头,2000枚是非战略核弹头。在俄罗斯西部军区,已经部署了三个"伊斯坎德尔-M"导弹旅,这些导弹可以携带核弹头,射程覆盖北约东翼的主要城市。今年5月,五角大楼还证实俄罗斯已经部署了带核弹头的空对空导弹,专门用来打下北约的战略轰炸机。
国际社会对此反应不一。欧盟内部吵得不可开交,有人喊着要增加军费,德国防长却说这会导致"社会分裂"。中国外交部今天重申中立立场,呼吁各方通过对话解决问题。俄罗斯则通过能源出口,特别是向中国卖天然气,保障了战争经济的运转,今年上半年能源收入同比增长了22%。俄罗斯还与伊朗、朝鲜加强了军事合作,光朝鲜就提供了1200万枚炮弹。
美国战争研究所分析说,如果俄军控制了加里宁格勒,就会切断波罗的海三国与北约的陆路联系。基辅的一项民调显示,73%的乌克兰人认为特朗普的政策对乌克兰不利。特朗普前几天提出了"50天停火期限",还威胁说如果不达成协议,就对俄罗斯征收100%的关税。但说实话,美俄之间的年贸易额只有35亿美元,这招效果有限。
这次北约军官的一句狂言,表面上看只是场口水战,实际上却暴露了当前国际局势的危险程度。俄罗斯对加里宁格勒的在意程度,就像老虎护崽一样,绝不容许任何人染指。北约这波操作,无异于在火药桶上点火。
回望历史,每次世界大战前夕,都有类似的危险信号被人忽视。1914年萨拉热窝的那一声枪响,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都是从看似小事引发的大灾难。现在,全球核大国手握6000多枚核弹头,一旦擦枪走火,后果不堪设想。
推特上,#SaveKaliningrad标签已经冲上热搜,全球网民呼吁各方冷静。莫斯科红场上,民众举着"核武器是俄罗斯主权的保障"的标语进行抗议。美国民调显示,虽然59%的美国人支持对俄强硬,但68%的人担心核战风险上升。
这场危机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大国之间的博弈从来都不是儿戏,一时的口舌之快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在这个核按钮触手可及的时代,谁都承担不起"说着玩"的代价。和平来之不易,维护起来更难。希望各方领导人都能保持理性,把人民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毕竟,核战争没有赢家,只有输家。
人类历史上已经有太多血的教训,难道我们真要亲身体验一次,才能明白和平的珍贵吗?
按天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