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盖雅发布的《2025出海劳动力管理白皮书(东南亚)》显示,企业出海已成为发展的必答题,而东南亚凭借其庞大的市场潜力,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热门选择。以下是十大在东南亚市场表现突出的中国品牌(排名不分先后),它们的成功离不开“全球本地化”战略的实施。
01 泡泡玛特:潮玩文化的泰国热潮
泡泡玛特的Labubu系列在泰国深受欢迎,甚至获得了泰国国家旅游局授予的“神奇泰国体验官”称号。泰国白领愿意花费半天工资购买盲盒,体现了品牌在年轻人群中的吸引力。
02 蜜雪冰城:快速扩张的茶饮巨头
截至2024年9月,蜜雪冰城在东南亚开设了近5000家门店,覆盖印尼、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品牌注重本地化运营,其标志性的主题曲在东南亚广为传唱,深受小朋友喜爱。
03 霸王茶姬:中式茶饮的“慢哲学”
自2019年进入东南亚市场以来,霸王茶姬在该地区的门店数量已达169家(截至2025年一季度)。品牌通过“东方美学”结合当地文化元素,成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新加坡首店开业当天吸引了超万人排队,品牌通过文化输出和本地化策略构建了强大的品牌护城河。
04 OPPO:东南亚手机市场的领跑者
2024年,OPPO以18%的市场份额稳居东南亚市场第一。品牌通过预装本地常用工具应用、推出定制套餐等策略,成功实现了“本地化深潜”。
05 极兔速递:物流行业的东南亚冠军
极兔速递自2015年创立以来,连续多年在东南亚快递市场占据第一,2024年市场份额达到28.6%。品牌通过引入中国成熟的物流模式并结合本地需求优化运营流程,成为区域物流行业的标杆。
06 华为:泰国数字经济的战略伙伴
华为与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并被纳入泰国国家数字竞争力战略体系,与泰国政府合作共建“东盟人工智能枢纽”。通过培养ICT(信息与通信技术)人才和AI开发者,华为为当地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07 海尔:打破日本品牌垄断的家电巨头
海尔在东南亚市场表现亮眼,2025年1月至4月在泰国、越南和印尼的白电销量均位居第一。通过本地制造和多品牌矩阵模式,海尔成功满足了区域市场需求。
08 贝特瑞:锂电产业链的关键支点
2024年8月,贝特瑞在印尼投产的工厂填补了东南亚负极材料产业的空白,成为中国锂电产业链出海的重要支点,推动了区域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09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后来居上者
比亚迪自2023年起加速布局东南亚市场,并在新加坡、泰国等多个国家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中占据领先地位。凭借全产业链的强大控制力,比亚迪实现了快速的市场覆盖。
10 吉利汽车:复兴马来西亚国宝品牌
2017年,吉利收购了马来西亚宝腾汽车49.9%的股份,帮助其实现扭亏为盈。到2023年,宝腾汽车在马来西亚市场的销量已跃居第二,吉利通过深度参与,成功融入当地汽车产业链。
这些品牌的成功离不开“全球本地化”战略的实施。无论是业务层面的本地化适配,还是人员管理的本地化调整,企业都需要针对东南亚市场的特殊性制定策略,才能在这一竞争激烈的区域中脱颖而出。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东南亚劳动力管理的实用信息,可以参考盖雅发布的《2025出海劳动力管理白皮书(东南亚)》。这本白皮书涵盖了东南亚用工合规模型、合规自查表以及数字化管理案例等内容,值得一读!
按天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